畜禽种业创新特别奖-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培育

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培育 
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人)
梁尚根、赵桂苹、刘大伟、朱 丹、郭露铰
主要完成单位(排名前3家)
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所属学科
家禽科技类
项目完成时间
2021年5月13日

在2021年前,全球的白羽肉鸡种源都是由美国泰森旗下的科宝公司和德国EW集团旗下的美国安伟捷这两大育种集团垄断,他们占据着全球市场97%的份额。我国每年都需要引进祖代种鸡,这直接影响了2500亿多产业链的稳定。 构建出完整的基因组育种新体系,全国第一家应用鸡基因组育种芯片进行全基因组选育,创新建立了5项智能化表型测定技术,包括产蛋个体扫码采集,RFI精准分析,B超影像识别胸肌厚,血清酶活预测木质肉,X光图像判别腿病。育种现场数据自动采集和整理,解决了育种中最为繁琐和重要的系谱档案标准化整合、数据录入纠错难题。自动化基因组遗传评估,实现了数据自动化检验、入库、分析的整个流程。能满足10万个样本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的快速运算。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支撑了肉鸡经济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和基因组选择方案优化。

鸡肉是我国除猪肉外第一大消费肉类,有着广阔的市场,但自04年我国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淡出市场后,十几年来国内白羽肉鸡完全依赖进口,每年需引进祖代种鸡80-120万套用于商品肉鸡生产。占据几乎全部市场的外国种鸡,是目前国产白羽肉鸡的主要竞争对象,公司未来五年计划推广“广明2号”白羽肉鸡祖代20万套、父母代2000万套、市场占有率达到10%。

中国的白羽肉鸡育种的技术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显著提升,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与国际品种不相上下,在技术端也没有代差。同时在智能管理技术、育种技术与疫病防控技术等方面经过长足发展,已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在未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在育种工作中的进一步普及与应用,可能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2021年12月广明2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生产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成为首批通过审定的3家白羽肉鸡新品种之一。自主培育的国产白羽肉鸡配套系打破了国外白羽肉鸡种源的长期垄断,实现了0到1的突破。白羽肉鸡自主培育成为我国种业标志性事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权威媒体报道,入选中国种子协会“2021、2022年中国种业十大事件”。“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研发获得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并入选中国农科院十大标志性成就(2012-2022)。

Baidu
map